倒數 11 天,象徵臺灣文化力量的「We TAIWAN 臺灣文化 in 大阪.關西世博」即將於 8 月 2 日揭幕。今(22)日,文化部與全體演出團隊齊聚士林慈諴宮,舉行祈福典禮,為即將出發的大阪之行祈求平安順利。信仰作為臺灣文化的重要核心,也再度成為連結國際的語言。此次特別供奉於慈諴宮的「蓬萊寶冠」,將隨演出團隊一同前往日本,作為傳遞文化與祝福的媒介。
《狩siù》融信仰與藝術,蓬萊寶冠展現土地精神
象徵性極強的《狩siù》表演中,首演場女神官所戴的蓬萊寶冠,是此次文化展演的重要視覺焦點。設計師李育昇透露,該頭飾以「土曜日」為設計主軸,巧妙結合日本的星期命名邏輯與臺灣信仰的象徵意涵,表現對土地、根基的敬意與認同,冠頂所呈現的蓬萊鯤島意象,更讓人一眼看見臺灣。
a-We 形象登上京阪電車,百萬人次目睹臺灣創意
由民間自發籌資的「We TAIWAN 在世博看見臺灣」行動也傳來捷報,僅用不到 40 小時即達成四階段目標,並成功將 a-We 角色形象廣告登上京阪電車。每日超過 60 萬人次的乘客,將在拉環吊牌、車內廣告板、數位螢幕等各種角落遇見可愛且具有療癒力的 a-We,感受到臺灣文化創意的獨特魅力。
政府與民間攜手,打造跨部會文化外交盛會
文化部長李遠對此盛事表示感謝與感動,強調「We TAIWAN」不僅是文化展演,更是一場結合官方、民間、企業與藝術界共同完成的外交大事。他也指出,這種跨部會、多元融合的方式,是臺灣文化走向世界的成功典範。當他看到扭蛋 a-We 及日本電車中的廣告時,更直呼彷彿身歷其境,喊出「臺灣,加油」的心聲。
線上遊戲同步上線,a-We TO GO 串聯大阪實境解謎
除了實體展演,文化部亦預告將於活動首日同步推出互動式線上遊戲「a-We TO GO」。該遊戲結合大阪市區 10 個展演據點及 10 家合作店家,透過實體與虛擬任務串聯,玩家每完成一項挑戰,即可解鎖代表臺灣文化的特色物件,如晶圓墨鏡、珍奶、臺灣黑熊頭套等。為強化互動體驗,7 月 26 日將搶先釋出由 10 位設計師打造的 a-We 痛包及專屬手機壁紙,讓參與者可為角色量身打造專屬風格,為活動提前暖身。
We TAIWAN 打造前所未見的國際文化體驗
「We TAIWAN 臺灣文化 in 大阪.關西世博」不僅是展演,更是融合科技、設計、信仰與外交的綜合行動。從士林慈諴宮出發的祈福儀式、到京阪電車中的文化廣告、再到即將展開的線上遊戲與實體活動,臺灣透過 a-We 與眾多藝術創作,正一步步在國際舞台上被看見、被記住。欲掌握更多資訊,歡迎加入官方 LINE 或關注其 X 與 Instagram 平台。
活動資訊總覽
活動名稱:We TAIWAN 臺灣文化 in 大阪.關西世博
活動時間:2025 年 8 月 2 日(六)至 8 月 20 日(三)
活動地點:線上、VS.(at GRAND GREEN OSAKA)、大阪市中央公會堂、中之島
官網:https://wetaiwan.tw
X:https://x.com/wetaiwan_tw
Instagram: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wetaiwan.tw/
LINE:https://lin.ee/GwlNGi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