臺北聲景新詮釋:COLD DEW 專輯《臺北人文地景》以音樂書寫異鄉人的靈魂地圖

公主病三三公主病三三LATEST NEWSEntertainment2 months ago100.1K Views

COLD DEW 推出第二張專輯《臺北人文地景》,以音樂記錄城市異鄉人情感。融合藍調、民謠與電子風格,重塑臺北七地景,邀你在聲音裡尋回記憶中的城市角落。

經過四年的沉潛與累積,COLD DEW 終於推出第二張正式作品《臺北人文地景》,這不只是一張音樂專輯,而是一部屬於當代異鄉人的都市散文。專輯取材自白先勇筆下描寫戰後遷徙族群孤獨與盼望的《臺北人》,以音樂延展其情感脈絡。COLD DEW 試圖在今日臺北的街角巷弄中,尋找那些被忽略的心境,將城市地景轉化為具象聲響,編織出一張跨越時空的人文地圖。


跨越世代的都市情感:從《臺北人》到《臺北人文地景》

COLD DEW 這次的創作視角,不再只是凝視歷史或描繪地景,而是聚焦於當代都市人內心的情感光譜。靈感源自白先勇筆下遷徙族群的情緒場域,他們將戰後的他鄉情懷轉化為現代異鄉人的心靈投射。透過音樂,讓孤獨、掙扎、親情、療癒等片段情感逐一浮現,形成與臺北交織的記憶網絡。


七處地景×八首詩意之作:音樂構築臺北的多重面貌

專輯共收錄八首曲目,對應七個具有文化與歷史意義的臺北地標,包括西門町、大稻埕、沙崙海水浴場、木柵富德公墓、新店碧潭等。在這些地點中,COLD DEW 以充滿想像的音樂語彙創造獨有的聲音風景,替熟悉的城市地貌賦予陌生的感知。例如,〈秋夜晚霞〉呈現一名中年人在大稻埕碼頭凝望夕陽,記憶回到童年的西子灣海岸;〈海邊〉則是年輕女孩在沙崙海灘尋求療癒與平靜;〈六神無主〉在木柵富德公墓中描繪一段情緒崩解與親情牽絆的戲劇性時刻。


多元風格交錯呈現:實驗與詩性兼容並蓄

《臺北人文地景》的音樂語言橫跨多種風格,從富含臺灣即興藍調精神的演奏,到瞪鞋、噪音、民謠、迷幻與電子元素的流動碰撞,建構出極富彈性與自由的聲音場域。這些風格並非堆砌,而是承載著每個地點的故事與感受,使整體作品兼具文學氣質與聽覺張力。


獨立製作團隊×細膩工藝:聲音與視覺雙向交織

這張專輯不僅在內容上細緻講究,製作面更見誠意。錄音橫跨 112FRecording Studio、銳博聲音樂工作室與慕桑音樂,部分曲目甚至由團員親自錄製。後期混音由美籍聲音工程師 Brian Elgin 與吉他手吳征峻聯手完成,營造出層次分明、情感飽滿的聲響質地。視覺方面則由主唱林哲安手繪封面、導演朱旻修負責影像拍攝、新銳設計師鄺子翎統籌設計,三方合作將專輯意象具體化,呈現臺北的疏離與迷幻並存的氛圍。


埋藏鄉愁,播種情感:異鄉人與城市的共鳴之書

COLD DEW 於專輯發布文末寫道:「在這些場所埋葬了鄉愁,也試著,播下一點點新的情感。」這句話正是《臺北人文地景》整體精神的最佳詮釋。專輯不訴說城市中的勝利者,而是聚焦在那些在現實中浮沉、與城市拉扯、與自身掙扎的人。他們從來不是舞台中央的主角,卻為這座城市提供最柔軟卻真實的底色。這些歌曲如同微小說,也如心靈地圖,引領聽者走入臺北更私密、更真切的一面。


數位全面上架:讓記憶與地景交會於耳際

目前《臺北人文地景》已於各大數位音樂平台全面上架。COLD DEW 邀請每一位對臺北懷有情感的聽者,透過八首歌曲找回自身與這座城市交會的某個片刻。在聲音的引導下,也許我們能重新認識那個曾讓我們心碎又心動的臺北角落。

KISMETW

KISMETW,名字來源於 KISMET(命運)與 TW(Taiwan),融合命中注定的緣分與創意,結合東西文化特色,以時尚、星座、旅遊、設計、美妝為核心,打造不受界限束縛的潮流世界,點亮你的個性風格。

Loading Next Post...
Search
Loading

Signing-in 3 seconds...

Signing-up 3 seconds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