細膩凝視生命的日本名導是枝裕和迎來首部劇情長片《幻之光》30 週年,誠品電影院推出「光影初行—是枝裕和創作起點」特別放映,集結五部經典巨作與侯孝賢《童年往事》,並邀陳明章、鄭有傑、阮鳳儀及聞天祥帶來映後對談,10 月 4 日起全台影迷一同重溫大師的創作養分。
日本知名導演是枝裕和自 1995 年以《幻之光》一鳴驚人以來,逐步奠定其獨樹一格的電影語言。今年正逢這部首部劇情長片問世 30 週年,誠品電影院特別企劃「光影初行—是枝裕和創作起點」,自 10 月 4 日起將陸續放映包括《幻之光》、《下一站,天國》、《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》與《橫山家之味》在內的四部代表作,並以侯孝賢的《童年往事》作為呼應,完整展現這位當代大師與台灣之間的深刻連結。
《幻之光》憑藉沉靜細膩的視角獲得威尼斯影展最佳攝影獎,這部作品不僅是是枝裕和電影生涯的起點,也奠定了他對生死、時間與記憶長期凝視的主題意識。而在誠品電影院的策劃下,不只是重現經典,更邀請影迷進一步體驗映後座談,藉由專業影人的解讀來貼近大師的創作心靈。
《幻之光》以長鏡頭描繪主角面對喪偶後的心境,日常聲音與生活細節成為核心意象。這部作品的沉緩節奏不僅挑戰觀眾的耐心,更引導大家思索生命的無常與時間的不可逆。
《下一站,天國》則透過虛構與真實之間的模糊邊界,帶領亡者選擇一段最想帶往彼岸的記憶。該片運用紀錄片式影像與劇情鋪陳的交融,將人類共同的生命命題具象化,讓觀眾陷入自我追問:如果生命僅能留下最後一刻,我們究竟會選擇哪一段?
《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》改編自震驚社會的真實事件,講述四名孩子被母親棄置後孤立求生的故事。導演將鏡頭交給年僅 12 歲的柳樂優彌,並憑藉其真實演出,讓他成為坎城影展史上最年輕的最佳男演員得主。這部作品既是藝術成就,也是社會反思,迫使日本社會直視弱勢兒童的處境。
《橫山家之味》則回到家庭的層次。母親過世後導演重新檢視自身經歷,將個人感懷轉化為劇本。片中看似平淡的家族聚會,實則隱藏著每個角色無法言說的傷痛:父母偏心、兄弟失落、夫妻間的細微怨懟。這部作品以大量對白與長時間場景堆疊出家族間的情感糾葛,被許多評論家視為是枝裕和最具自傳色彩的代表作。
誠品電影院本次企劃還將特別放映侯孝賢1985年的《童年往事》。這部半自傳電影被是枝裕和視為影像啟蒙之作,藉此連結他與台灣之間的深厚淵源。導演的父親曾在台灣成長,這段歷史也讓他透過侯孝賢的作品進一步理解自己的文化背景。《童年往事》裡的場景,不僅承載個人記憶,更象徵跨地域的文化共鳴。
除了電影放映,誠品電影院也規劃一系列映後座談。10 月 4 日由為《幻之光》創作配樂的台灣音樂人陳明章揭開序幕,分享音樂如何與影像對話;10 月 5 日由聞天祥解析《下一站,天國》敘事語彙;10 月 11 日《美國女孩》導演阮鳳儀則聚焦於年輕演員表演的掌握,並延伸至《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》的社會意義;10 月 12 日,《橫山家之味》小說譯者鄭有傑將與聞天祥共同探討家庭題材的深層意涵;最後,10月19日則安排《童年往事》座談,讓影迷在專業評論的帶領下,重新感受侯孝賢與是枝裕和之間跨越世代的影響力。
值得一提的是,誠品電影院的「早安!周日經典電影院」第四季片單亦同步揭曉,包括德國名導文.溫德斯的《慾望之翼》與《里斯本的故事》、泰國坎城金棕櫚得獎之作《波米叔叔的前世今生》,以及伊朗名片《分居風暴》等,從歐洲到亞洲再到中東,橫跨多國電影語境,提供觀眾一次次跨文化的深層旅程。
「光影初行—是枝裕和創作起點」並不僅僅是一次紀念,而是一場映照大師養分的重生。觀眾透過重看這些作品,得以理解導演如何從死亡、記憶到家庭議題,一步步編織出屬於自己的人文影像語言。
10 月 4 日起,誠品電影院將再次開啟這段影像旅程,觀眾可以透過銀幕,重溫三十年間大師的創作脈絡,同時也回望自己的人生。無論是從《幻之光》的靜謐凝視、《下一站,天國》的哲學追問、《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》的殘酷現實,還是《橫山家之味》的家庭共鳴,這些電影都將成為觀眾生命旅程中的一段重要回憶。
購票連結
誠品電影院「光影初行—是枝裕和創作起點」特別放映場次:https://reurl.cc/6qmr55
誠品電影院FB公告:https://reurl.cc/4jZ0g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