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以深沉筆觸書寫母愛的重量,張信哲全新閩南語單曲〈皺紋寫字〉以母親雙手為靈感,由金曲詞人何啟弘撰詞、李璇主演MV,於10月27日上午10點潮水音樂YouTube首播。歌曲榮獲2025世界閩南語金曲獎肯定,將母性昇華為宇宙之詩,成為年度最動人音樂篇章。
張信哲閩南語新作〈皺紋寫字〉,為母親與所有母親唱出最深的思念。這首歌曲不僅是他出道以來首度以母語演繹的作品,更是一封寫給母親的信,一首關於時間與溫柔的詩。詞由金曲詞人何啟弘撰寫,曲則由徐偉銘與鄭聿荃共同譜成。
「皺紋」在詞中成為極具象徵性的意象,它不只是歲月的刻痕,更像是一封從未寄出的信。那些深深淺淺的線條,記錄了母親沉默中的愛與生命的牽引。張信哲以溫柔而堅定的聲音,唱出母親無聲的付出,也讓聽者在音符間感受到那股無形卻不滅的力量。
張信哲提到,這首歌對他而言有著特別意義。「閩南語是我的母語,但我一直不太有信心掌握它的腔調與意境之美。」他坦言這次錄製,像是一場回家的旅程,一次與母親心靈相遇的告白。「過去曾和父親合唱〈蒼蒼〉,但從未為媽媽唱過歌,這次終於圓了一個夢。」
他形容〈皺紋寫字〉不僅關於個人的母親,而是一種更大的母性象徵,「像『大地之母』或『宇宙之母』,那種包容、治癒與創生的能量。」因此,他在製作過程中捨棄傳統閩南語抒情編曲,轉而融合電子音樂與節奏設計,企圖讓情感穿越語言,讓不懂閩南語的聽眾也能共鳴。「我希望這首歌能讓每個人,都能想起自己心中那位不曾言語、卻最溫暖的母親。」
〈皺紋寫字〉的誕生,其實來自一個不經意卻深刻的瞬間。金曲詞人何啟弘回憶:「三年前我母親過世,她很愛聽台語歌,我一直想寫一首歌送她,但始終找不到方向。」
直到某次與張信哲及張媽媽共進晚餐時,他注意到張媽媽手上的皺紋,腦中閃過一個畫面——那些皺紋彷彿在說話。「那一代的母親,用手撐起整個家庭,她們的手就是最誠實的語言。」於是,〈皺紋寫字〉這四個字在他心中浮現。
何啟弘回家後便一氣呵成地完成了詞作,原本打算就此珍藏,沒想到當他向張信哲講述靈感來源時,對方立刻感動回應:「那我來唱吧。」就這樣,一首來自兩位創作者對母親共同敬意的作品誕生了。
歌曲問世後,旋即引起巨大迴響,更榮獲「2025世界閩南語金曲獎」最佳作詞獎。評審給出極高評價:「這是近年最好的閩南語詞,情感真實又深邃。」這份肯定,對兩位創作者而言,彷彿是對母愛最美的回禮。
張信哲表示:「我在錄音時想起自己的母親,也想起何老師的母親,那份情感變成一種共鳴。這首歌不是悲傷,而是一種感恩。母親的愛就像宇宙的光,不會消失,只是換了形狀陪在身邊。」
〈皺紋寫字〉的MV由金獎導演團隊操刀,特別邀請李璇出演主角,以細膩表情與肢體詮釋「母親之詩」。整支影片回到張信哲的故鄉雲林斗六拍攝,取景橫跨嘉南平原、西螺大橋與古老鐵道,將記憶、土地與愛串連成一幅流動的畫卷。
李璇在片中化身母親的象徵,她的動作充滿節奏感與力量感——孕婦拉琴、夫妻分餅、田野放鴨,每一幕都蘊含著生命循環的寓意。導演運用柔光與逆光,將畫面拍出如詩的質地,讓土地彷彿成為母親的身影,讓歲月的痕跡也成為溫柔的注腳。
MV將於10月27日(星期一)上午10:00在潮水音樂YouTube官方頻道首播,粉絲可透過畫面感受這首歌背後的母性意象與時間流轉的故事。
張信哲談到:「拍攝時回到斗六,有一種回家的感覺。那片土地承載著我對母親的回憶,也讓我重新理解何謂『屬於』。我們每個人都來自某個母親的懷抱,這份歸屬就是愛的起點。」
〈皺紋寫字〉的推出,也為張信哲2025年現象級專輯《屬於》再添榮耀。專輯首週發行即橫掃各大排行榜成為「九冠王」,累積全球超過50個冠軍,實體預購突破兩萬張、總銷量衝破五萬張,成為2025年華語樂壇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。
除了音樂創作的感性篇章,張信哲的舞台能量同樣延續不止。《未來式Our Story》世界巡演以「一週一城市」的節奏燃燒全球。從美國拉斯維加斯、紐約、波士頓、舊金山,到加拿大溫哥華(10月26日)、多倫多(10月31日),再接續前往英國倫敦(11月9日)與法國巴黎(11月14日),展現張信哲的音樂旅程已成為橫跨大洋的文化交流。
加拿大場門票可於Ticketmaster與Yo Creative Event平台購得,歐洲場則透過AXS與Ticketmaster.fr販售中。粉絲們更敲碗期待澳洲雪梨、墨爾本與紐西蘭奧克蘭,以及日本東京的後續站點。
張信哲笑著說:「這次巡演希望能讓大家一起唱響屬於我們的故事。〈皺紋寫字〉是一首屬於母親的歌,而這場巡演,是屬於每一位聽過我歌的人的回憶。」
他用音樂貫穿語言、情感與記憶,將閩南語的母語之美、母親的靈魂之暖,以及大地的包容之力融為一體,讓〈皺紋寫字〉不僅是一首歌,更成為一首跨越世代的「母愛宇宙詩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