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以細膩人性描繪臺灣社會縮影的《左撇子女孩》,自坎城奪獎後再獲羅馬影展最大獎,入圍第62屆金馬獎9項大獎。導演鄒時擎、蔡淑臻、黃鐙輝、馬士媛與眾星齊聚首映會,揭開這部蘊藏25年記憶的生命之作。
《左撇子女孩》首映記者會於10月28日盛大舉行,導演鄒時擎率領全體演員齊聚現場,象徵歷時25年的心血正式誕生。這部作品不僅代表臺灣角逐2026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,更入圍第62屆金馬獎9項大獎,並勇奪羅馬影展最大榮譽「最佳影片」。從坎城到羅馬,《左撇子女孩》以真實且深刻的情感視角,讓世界看見屬於臺灣的幽默與韌性。
在電影中,蔡淑臻飾演一位被現實重擔壓得喘不過氣的單親母親,她的表演充滿克制與真誠,讓角色的脆弱與堅強交錯成最真實的情感線條。為了進入角色,她在片場刻意與兩位飾演女兒的童星保持距離,冷靜地營造母女間若即若離的關係。蔡淑臻坦言:「我不是一個溫柔的媽媽,希望她能理解。」出乎意料的是,年僅六歲的葉子綺卻成熟回應:「我知道這是演戲。」這一刻的互動不僅成就了戲中的母女情,也奠定了兩人雙雙入圍金馬獎最佳女配角的奇蹟。
與此同時,以本片入圍最佳新演員的馬士媛,展現出與角色「小辣椒」截然不同的氣質與內斂。她說,能與蔡淑臻、黃鐙輝等前輩合作,是一場夢幻般的體驗。「第一次演戲既緊張又興奮,但他們對我完全沒有距離,給我最真實的支持和鼓勵。」從初次上戲的忐忑,到最終能在坎城紅毯上與導演並肩,這段旅程不僅是職涯的起點,更是她生命中一次深刻的成長洗禮。
電影裡的家庭故事,並非單純的親情描繪,而是反映出當代家庭中無法言說的矛盾與和解。導演鄒時擎以細膩的鏡頭語言,捕捉母親無聲的愛與孩子成長的孤獨,讓每一次對望都藏著無數層情感波動。這樣的誠實與赤裸,使《左撇子女孩》成為近年少見兼具人性深度與社會共鳴的電影。
黃鐙輝在片中飾演與蔡淑臻共譜一段「患難戀曲」的角色,他的表演融合真摯與幽默,將一個男人在愛裡的笨拙詮釋得令人動容。當被問及拍攝心得,他笑說:「這部電影會讓人明白,不要自以為的對別人好,因為有時那是情勒。」他隨即又補上一句:「吵架就給她錢!」現場笑聲連連,也讓嚴肅的話題增添一絲溫度。
在宣傳現場,黃鐙輝依舊維持著他「調節氣氛專家」的角色,不斷用玩笑讓全場放鬆。他坦言,自己最佩服的是導演鄒時擎的耐心與信念。「她能夠花25年完成一部作品,這在現今浮躁的環境裡太難得了。」他也透露,在拍攝時每一場戲都像是在剝開人生的真相,「有時候拍完回家還會想很久,原來每個人的善意都可能是誤解的開始。」
蔡淑臻則分享,她幾乎以全素顏的狀態演出,「這是我最放鬆的一次,可以有點懶、可以不修邊幅。」這樣的真實也呼應電影的核心:當外在的偽裝被剝除後,人與人之間才能誠實面對。兩位演員的化學反應讓整部電影不僅止於愛情,更是一場關於理解與尊重的辯證。
《左撇子女孩》的誕生,是一段長達25年的等待。導演鄒時擎在首映會上哽咽表示:「這部電影在我心中沈澱了25年,如今能在家鄉上映,是最大的安慰。」她希望這部作品能讓世界看到臺灣人的生活細節,那些關於笑中帶淚的韌性、關於家庭間無言的牽絆。
影片自今年5月於坎城影展舉行全球首映後,接連獲得「甘氏基金會獎」及「金鐵道獎」,再巡迴釜山、多倫多,直到日前於羅馬影展榮獲最高榮譽「最佳影片」。這一連串的榮耀不僅象徵國際肯定,更展現出臺灣電影在世界舞台上的深厚能量。
首映現場特別重現片中壽宴場景,全體演員與導演共同切壽桃,象徵電影正式「誕生」。導演感性地說:「這是一場從記憶出發的旅程,能讓觀眾在銀幕前看到自己的影子,是我拍這部片的初衷。」
此外,劇組還特別邀請電影中的神秘角色——狐獴Pepper登場,成為現場最萌亮點,象徵家庭溫情與生命循環的寓意。
電影背後的團隊同樣星光熠熠,由奧斯卡名導Sean Baker擔任共同編劇與製作人,金馬獎最佳攝影陳克勤掌鏡,金獎剪輯師聯手打造視覺與節奏的雙重層次。入圍第62屆金馬獎最佳劇情長片、2項最佳女配角、最佳男配角、最佳原著劇本、最佳新導演、最佳新演員、最佳攝影與最佳剪輯共九項大獎,堪稱今年華語影壇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。
電影《左撇子女孩》將於10月31日全臺正式上映,而第62屆金馬獎頒獎典禮則於11月22日登場。無論最終結果如何,這部來自臺灣、凝聚25年信念的作品,已經用最真摯的方式,讓世界聽見來自島嶼的心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