音樂與科技結合的新商業模式!文策院攜手北高流舉辦跨圈交流活動,聚焦創意與技術合作,促進音樂產業創新與國際化,超過百名業者共襄盛舉。
文化內容策進院(文策院)攜手臺北流行音樂中心(北流)與高雄流行音樂中心(高流),於 1 月 8 日在北流舉辦了「音樂產業跨圈交流小聚」。活動旨在促進音樂與科技產業的深度合作,集結超過百位產業代表,透過實務案例分享與對談,共同探索跨領域合作的可能性,為音樂產業注入嶄新活力。
本次活動以「科技應用助力音樂創作與展演」為主軸,由文策院與北高流的實務案例分享拉開序幕。會中邀請了音樂與科技領域的重量級嘉賓,包括落日飛車主唱曾國宏(國國)、峯名影像總監劉名峯(皮特)、喜歡音樂董事長陳子鴻,透過產業對談分享創新經驗。
陳子鴻展示了虛擬藝人Mila Mii的開發歷程,強調科技能讓創作者專注於創意發揮;國國則介紹了《燒胎祭》虛擬音樂節的遊戲化音樂體驗;皮特分享了與 Tizzy Bac 主唱陳慧婷合作的5G動態捕捉表演,展現了「虛實共演」的創意火花。
台下觀眾積極提問,從技術應用到商業模式開發,討論熱烈,啟發了更多跨領域合作的商業機會。
在技術應用分享環節,北流內容研發部的卓怡岑展示了「北流雲取樣機 2.0」。該線上平台由多位知名音樂人共同開發,結合音色與節奏模板,簡化音樂創作流程,並推動教育與產業資源的融合。
高流執行長丁度嵐則分享了AI聲音應用與3D全息投影技術的案例,包括「藍寶石大歌聽《秀場傳奇》」展覽中豬哥亮聲音重製的挑戰與解決方案,為現場業者提供技術應用的寶貴經驗。
文策院文化科技處處長李懷瑾提到,臺灣擁有豐富的創作能量與科技資源,期盼透過企業媒合與資源整合,加速文化科技產品的落地與國際化。
文策院院長盧俊偉則強調,音樂結合科技是全球趨勢,臺灣具備絕佳優勢,未來將持續推動跨域合作、造星計畫與國際化策略,為內容產業創造更多可能性。
活動最後,安排了超過50組音樂、表演藝術與技術應用業者進行簡介與媒合,其中包括福茂唱片、華研音樂、Legacy、華風數位、英業達等知名企業。參與業者分享創新技術與應用經驗,吸引超過20家業者熱烈互動,為音樂與科技跨界合作鋪設更多創新契機。
[ux_gallery ids=”8603,8604,8605,8606,8607″ style=”none” columns=”2″ image_size=”original”]
[ux_gallery ids=”1135,1136,1137,1138,1139″ style=”none” lightbox_image_size=”original” type=”slider” columns=”2″ image_size=”original”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