穿越雲霧森林:不丹菌菇祕境旅遊解鎖沉浸式自然體驗

不丹推出全新沉浸式菌菇生態旅遊行程,結合採菇實作、文化節慶與環境教育,探索松茸與冬蟲夏草的神秘生命,喚醒全球對菌菇保育的重視。

在世界屋脊的深處,不丹旅遊局推出創新旅遊計畫,打造以「菌菇文化」為核心的全新體驗。這趟旅程不只是觀光,更是一場知識與感官交織的探索。參與者將由當地嚮導與菌菇專家 Sabrita Rai 引領,走入不丹原始森林,學習傳統採菇技巧,認識各類野生菌種,並親訪國家菌菇中心,深入了解該國在菌菇保育上的具體作為。

400多種菌類,共築森林的呼吸與生命循環
不丹高海拔地形與生態多樣性為菌類生長提供絕佳條件。從餐桌上的珍品松茸(Sangay Shamu),到可自體發光的奇異菌種,這片土地孕育超過400種菌菇。特別是每年7至9月為松茸盛產期,當地冷杉林間充滿濃郁香氣,亦是村民重要的採收季節。此外,雞油菌、香菇、平菇及寄生昆蟲的冬蟲夏草,構築出一座鮮為人知的地下生命網絡。

兩大節慶,以菌菇為名串起文化與味蕾的對話
每年8月舉辦的 Genekha 松茸節與 Ura 蘑菇節,是不丹民眾與旅人共享菌菇盛宴的時刻。在節慶活動中,參加者可隨導覽深入林中採集新鮮菌菇,並在夜間透過紫外線燈探索螢光菌類的神秘風貌。活動現場亦設有美食攤位與手工藝展示,讓旅人透過味蕾與視覺,全面體驗菌菇的文化價值。

菌類教育與攝影藝術的完美融合
在國家菌菇中心,專家 Sabrita Rai 帶領識別工作坊,從微觀視角剖析菌種特徵及分類原則,並揭露當地在菌類保護政策上所面臨的制度挑戰。英國攝影師 Max Mudie 則開設微距攝影課程,教授如何利用手機或專業器材捕捉菌菇微觀結構之美。這些活動讓知識與藝術相互交織,延伸了旅遊的深度與意義。

從森林走進社群,擴展人與自然的連結
除了菌菇主題行程,參與者還將踏上虎穴寺徒步挑戰、普那卡河泛舟之旅,或進入深山學習不丹傳統手藝如織布、木雕與唐卡繪製。每一道旅程設計皆強調地方文化與自然共生,讓參加者從觀光客轉變為文化與自然的見證者。

重新思考自然資源的法律地位與未來方向
雖然菌菇在維繫生物多樣性、淨化土壤與推動森林再生方面扮演關鍵角色,但多數品種在法律上仍未被完整保護。「不丹菌類之旅」不僅是一趟深度旅遊,更是一場全球意識的召喚,藉由教育、在地合作與生態行動,促進對菌菇生態系統的尊重與關注。

以永續旅遊為核心,打造影響深遠的保育實踐
這場結合自然、科學與文化的探索計畫,提供的不僅是旅行的記憶,更是一項具備長期價值的行動倡議。透過參與式學習與實地經驗,旅人將深刻認識菌菇於環境中的不可取代性,並成為推動生態保育的重要夥伴。

Loading Next Post...
Follow
Sidebar Search Trending
U MAY ALSO LIKE
Loading

Signing-in 3 seconds...

Signing-up 3 seconds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