單車競速跨越仇恨疆界,動畫《飆風男孩》以友情對抗種族對立

熱血少年動畫《飆風男孩》以猶太與阿拉伯少年的競速友情,喚起跨越種族與歷史仇恨的勇氣,Noa傾情獻唱和平主題曲,4月30日台灣感動上映。

在爭議與衝突不斷的耶路撒冷,一部以友情為主軸的動畫電影《飆風男孩》(The Boy in the Wind)即將於4月30日在台灣感動獻映。這部作品跳脫傳統敘事,以青少年之間的互動為出發點,重新詮釋關於人性、包容與勇氣的普世價值。故事靈感源於義大利傳奇自行車選手Gino Bartali於二戰期間的真實壯舉,他憑藉自身的騎行技巧,在納粹佔領下的歐洲秘密運送猶太人所需的證件,成功拯救無數生命,也因此被Yad Vashem認定為「國際義人」。

跨越界線的少年對決:從競爭到友誼的旅程
在片中,猶太少年David與阿拉伯少年Ibrahim原本是互相敵視的對手,分別擔任各自車隊的領騎者。兩人經常於同一山路上練習,激烈的競爭讓他們起初水火不容,但隨著訓練過程中彼此互相切磋與激勵,他們不僅突破了個人極限,也漸漸地建立起難能可貴的情誼。

這份友誼並不輕鬆,在社會與家庭的多重壓力下,David一度陷入兩難。但在祖父講述Gino Bartali當年不畏強權、為正義奔走的故事後,他深受鼓舞,明白真正的勇氣是為和平與理解挺身而出。這份啟發讓他決定和Ibrahim共同追夢,脫離原本的車隊,自行組隊參加重要的比賽,以行動證明團結的力量足以穿越仇恨的藩籬。

義大利與愛爾蘭攜手製作,傳遞跨洲際人道價值
本片由歐洲及亞洲團隊跨國合作完成,獲得義大利自行車聯合會與愛爾蘭政府影視產業獎勵計畫大力支持,從視覺到敘事皆展現高度品質。導演Enrico Paolantonio強調:「故事中兩位主角從彼此敵視到並肩作戰的過程,象徵著打破偏見、選擇理解與團結的歷程,這是無論在哪個時代都無比重要的訊息。」

Noa傾情演唱主題曲,為和平獻聲
令人驚喜的是,電影主題曲由以色列知名歌手Noa(Achinoam Nini)擔綱創作與演唱。曾代表以色列參加2009年Eurovision歐洲歌唱大賽並獲第三名的Noa,長年投身於以阿和平對話,她的音樂跨越語言與宗教,曾為教宗演唱,也獲得義大利政府授予功績勳章及聯合國親善大使殊榮。這次她以溫柔又有力的歌聲,為《飆風男孩》注入深厚情感,呼應片中打破歷史仇恨、追尋和解的精神核心。

勇氣與希望的象徵:Gino Bartali的精神延續於新世代
Gino Bartali的真實故事,讓David與Ibrahim找到堅持理想的方向。他們所面對的不只是單純的競賽,更是對抗歷史傷痕的挑戰。影片不僅描繪熱血運動場景,更透過人物的成長與蛻變,強調理解與信任的可貴,傳遞出一段跨越血統與信仰界線的動人篇章。

這部動畫不僅適合青少年觀眾,也為成人觀眾帶來深刻的反思:我們是否願意在面對分歧時選擇理解?是否能以善意為起點,推動改變?《飆風男孩》無疑提供了這樣的思考空間。

預售票現已於博客來熱賣中,更多電影資訊可至天馬行空官方粉絲專頁查詢。

Source / 天馬行空

Loading Next Post...
Follow
Sidebar Search Add a link / post
Random
Loading

Signing-in 3 seconds...

Signing-up 3 seconds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