寶格麗於東京國立新美術館舉辦日本最大規模展覽「BVLGARI KALEIDOS」,展出350件珠寶與藝術鉅作,串聯義大利與日本文化,邀請明星與藝術家共襄盛舉,展現色彩、文化與工藝的跨世代對話。
璀璨的序幕:BVLGARI萬花筒展盛大開幕
寶格麗於2025年秋季在東京國立新美術館揭開日本迄今最大規模的典藏回顧展「BVLGARI KALEIDOS – 寶格麗萬花筒:色彩、文化與工藝」。這場展覽不僅標誌著品牌時隔十年再度於日本的重大展出,也藉由350件珍藏與當代藝術之間的呼應,為義大利與日本兩地的文化交流寫下新篇章。展覽以流光溢彩的色彩語彙,展現寶格麗在珠寶設計上大膽與精湛的手法,同時彰顯其對文化與工藝的深刻詮釋。
開幕活動安排盛大,從上午的國際記者會到夜間於國立新美術館舉辦的盛大晚宴,再延伸至東京寶格麗酒店的專屬策劃,彷彿將展覽從展館拓展至整座城市。這場全方位的藝術與生活盛會,讓東京在短短數日間成為國際藝術與時尚的交會中心。專屬貴賓預展於公眾開展前夕舉辦,高圓宮妃久子殿下、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、義大利駐日大使Gianluigi Benedetti,以及寶格麗品牌大使金智媛、張員瑛、森星與山下智久皆親臨現場。現場星光熠熠,更有中島健人、EXILE成員AKIRA、能年玲奈、井川遙、桐谷美玲、小雪、MIYAVI、大政絢與目黑蓮等眾多知名藝人齊聚,見證這場文化盛典。
其中,金智媛以Morganite Exuberance頂級珠寶套組亮相,粉紅摩根石與橄欖石組合的項鍊與戒指折射奪目光芒,搭配粉紅帝王托帕石耳環與Divas’ Dream珠寶腕錶,渲染出柔美而強烈的視覺印象。新任韓國品牌大使張員瑛則以Serpenti Shapeshifting Emerald項鍊展現自信姿態,17.97克拉祖母綠與蛇鱗設計彰顯靈動幾何美感。日本品牌大使森星選戴Chalcedony Sinuosity套組,藍紫玉髓與紅碧璽交織出意想不到的和諧;大政絢則以Emerald Lightscape套組亮相,搭配祖母綠與鑽石的Serpenti Aeterna腕錶,綻放高貴典雅。男士代表山下智久佩戴Octo Roma腕錶與Pigna Romana胸針,象徵羅馬黃金年代的Dolce Vita氛圍,再以Garden of Colors胸針與Serpenti Viper戒指點綴,體現男士的典雅風範。
展覽核心:色彩、象徵與光之對話
展覽架構以三大主題「色彩的科學」、「色彩象徵」與「光之力量」逐層鋪展,展示了寶格麗自創立以來對色彩的多重探索。觀者可見傳奇「七大奇蹟」鉑金項鍊(約1961年)、1960年代的黃金長項鍊,以及創辦人Sotirio Bulgari的早期經典設計,象徵品牌跨越世紀的工藝傳承。展覽更特別邀請當代藝術家Lara Favaretto、森萬里子與中山晃子進行藝術創作,讓珠寶與當代藝術作品在同一空間交織,形成文化與時代的深度對話。
開幕記者會由寶格麗全球總裁Jean-Christophe Babin與典藏策展總監Gislain Aucremanne,聯同東京國立新美術館館長逢坂惠里子、策展人宮島綾子,以及知名建築師事務所SANAA的妹島和世與西澤立衛共同主持。討論焦點不僅在於展覽設計與作品意義,更在於色彩如何跨越地域與語言的藩籬,成為全球共通的藝術語彙。透過不同視角的詮釋,展覽展現了義大利與日本在文化創意上的緊密聯繫,並呼應寶格麗對藝術、工藝與文化遺產的長遠承諾。
晚宴同樣別具巧思,由東京寶格麗酒店Il Ristorante Niko Romito主理,以宏偉的中庭為背景,搭配義大利作曲家Roberto Cacciapaglia與日本聲樂家小川加奈的表演,打造跨文化的音樂盛宴。這場華美晚宴為整個開幕典禮劃下動人句點,體現出展覽所追求的東西方文化交融。
跨界延伸:酒店企劃與典藏出版
除展覽本身外,寶格麗更以跨界形式延伸其文化語境。品牌特別推出展覽專書《Bvlgari Kaleidos: A Master of Color》,僅於東京國立新美術館紀念品店販售。此書收錄策展人與建築師的深度文章,搭配Heritage典藏攝影作品,並以代表性設計打造四款不同封面,為藏家與藝術愛好者留下珍貴紀念。
東京寶格麗酒店則化身為延伸展場,邀請藝術家中山晃子在酒店主要電梯打造沉浸式裝置藝術,將建築結構與星空投影融合,讓賓客如同置身流動的藝術空間。同時,酒店40樓藝廊也限時展出部分典藏與私人收藏。巧克力大師Gianluca Fusto更以「萬花筒」為靈感,推出限量五款巧克力,於Bvlgari Dolci獨家發售,將展覽主題轉化為美味的詩意體驗。
作為LVMH集團旗下的重要品牌,寶格麗自1884年創立以來便以卓越工藝與創新設計聞名。透過這場展覽,品牌不僅展示其在珠寶領域的成就,更重申其對藝術贊助、文化保存與社會責任的承諾。從義大利到日本,寶格麗持續以大膽創意與深厚工藝,讓珠寶不僅是奢華象徵,更是文化對話與美學探索的媒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