半生後重返樂壇,John邱首張創作專輯《浮光 印記》紀錄生命真摯軌跡

醫藥經濟學博士John邱歷經數十年沉潛,首度推出全創作專輯《浮光 印記》,由王海玲與王繼康聯手製作,真摯訴說生命記憶與創作歷程,音樂中交織著愛、失落與重生的感動軌跡。

在沉潛數十年後,John邱終於將他塵封多年的旋律與故事化為真實聲音,推出首張個人全創作專輯《浮光 印記》。這位詞曲創作者將日常情緒與生命中的刻痕以純熟筆法萃取成詩,並與金韻歌后王海玲、金曲最佳編曲王繼康合力打造,完整展現他對音樂與人生的深刻體悟。


創作之初的璀璨一瞬:來自高雄美濃的音樂童話
出生於高雄美濃的John邱,早在19歲便以原創作品奪得南台灣新人獎創作賽的殊榮。隨後數年,他橫掃大專創作比賽及多項音樂獎項,也曾創作〈如何知道這是錯〉,由張清芳演唱而為人熟知。然而,就在音樂之路似乎已然展開時,他卻選擇赴美攻讀經濟博士,開啟與音樂暫時平行的另一段旅程。


科學與藝術之間的交會點:洛杉磯的沉潛與新加坡的重燃
雖離開舞台,John邱的創作魂從未熄滅。旅居洛杉磯期間,他專注於醫藥經濟研究,同時也開始醞釀內在的情感力量。在新加坡,他與友人舉辦慈善音樂會,藉由音樂凝聚愛與希望,進而再次燃起對創作的堅持,也為他的音樂夢注入全新動能。


回到初心的土地:一位素人重回錄音室的深情告白
疫情之後,John邱選擇回到台灣,帶著未曾遺忘的創作初衷,在王海玲的指導下,以醇厚又溫潤的聲音完成專輯錄製。《浮光 印記》中的每一首歌曲都訴說著他與生命的對話,從旋律中滲出歲月的痕跡與心靈的記錄。


記憶的重量與思念的旋律:《紀念~終點也是原點》與〈時差〉的誕生故事
專輯起筆於追憶兩位英年早逝摯友的〈紀念~終點也是原點〉,這首歌成為他最晚錄製的作品,在錄音過程中,他數度因情緒潰堤而中斷。另一首〈時差〉則來自朋友因情傷未癒的心境,王繼康巧妙設計現代感十足的編曲,展現與其他作品截然不同的風格,藉由節奏傳遞關懷與力量。


從激情到慈悲:成熟後的音樂視野與人生哲學
歲月為John邱帶來的是對生死與愛的更深刻理解,他的歌聲中多了一份厚重與溫柔。他認為創作不應受年齡或職業限制,音樂是記錄人生的重要方式。他期許自己持續創作,透過旋律傳遞溫暖與愛,讓世界更美好。

Source / 風潮音樂

半生後重返樂壇,John邱首張創作專輯《浮光 印記》紀錄生命真摯軌跡 - KISMETW
Loading Next Post...
Follow
Sidebar Search Add a link / post
Random
Loading

Signing-in 3 seconds...

Signing-up 3 seconds...